188体育

188体育教师观看2020年“双百”活动专场报告会体会

责任编辑:宣传部作者:党委宣传部发布时间:2020-07-30点击次数:

   7月29日,188体育各基层党组织组织党员干部通过网络观看了2020年“双百”活动报告会直播。全体党员干部表示,要深入学习宣传习近平总书记188体育全面依法治国的重要论述特别是188体育民法典的重要指示精神,深入开展民法典学习宣传活动,充分认识颁布实施民法典的重大意义,自觉做学习、遵守、维护民法典的表率,切实提高运用民法典维护人民权益、化解矛盾纠纷、促进社会和谐稳定能力和水平,更好推动民法典实施,让民法典走到师生身边、走进师生心里,在解决问题中学习民法典知识,迅速掀起民法典学习宣传教育的热潮。本网现将部分教师心得体会予以编发。

  党委宣传部部长尹忠恺:  
     《民法典》是新中国第一部以法典命名的法律,是推进全面依法治国、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重要标志性立法,是新时代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重大成果。作为一名高校宣传思想工作者, 要学习好宣传好《民法典》,通过灵活多样的手段、师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加强民法典重大意义的宣传教育,推动师生学习掌握民法典法律知识、树立民法典法律意识,养成尊法、守法、用法的习惯,让师生真正认识到民法典不仅是全体公民必须遵循的行为规范,而且是保障公民权利的法律武器,使民法典深入人心,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党委学生工作部部长张慧春:
      民法典是保障民事权利的宣言书,是市场经济的基本法,是全面依法治国的重要制度载体。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这是一部具有鲜明中国特色、实践特色、时代特色的民法典。汲取中华民族优秀法律文化内涵、与时俱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民法典的亮点。人格权独立成编、设置离婚冷静期、见义勇为免责、尊重被继承人的意志等内容无一不体现上述特点。作为高校学生处长,在今后工作中,要引导全体辅导员和大学生认真学习民法典,培养师生自觉守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靠法的意识和能力。要引导大学生深入单位、社区和农村,积极开展普法宣传活动,为促进广大人民群众增强法纪意识、提高学法用法能力贡献力量。
       电子与信息学院党委书记王永贵:
       编纂民法典是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确定的一项重大政治任务和立法任务,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作出的重大法治建设部署,是保障社会公平正义和人民权利的重大立法工程。民法典体现了新时代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作为“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民法典包含了物权、合同、人格权、婚姻家庭、继承、侵权责任等6个分编在内的民法典各分编草案,分别通过了审议,并与民法总则合并,最终在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表决通过,人民的核心利益和重大关切主要体现在形形色色、内容各异的权利当中,人民的权利得到了实现、维护和发展,其根本利益也就得到了保障。希望国家司法机关严格执法,提高司法公信力。希望各级司法部门提高依法司法、执法水平,严肃处理侵犯广大人民群众合法权益的行为的个体和组织,依法维护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维护社会的公平正义。
       建筑与交通学院党委书记季贵斌:
       我国民法典是党领导立法、科学立法、民主立法、依法立法的范例,是中华法治文明史上一座里程碑,是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一个标志性重大成果,是人类法律制度文明史上的伟大创造,是二十一世纪民法典的典范。我国民法典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以权利为本位,体现以人为本、人民至上的主导思想,其核心要义和重大意义在于维护、实现和发展人民权益。大到国家所有制、土地制度,小到婚姻家庭、个人信息保护等都可以在民法典中找到依据。民法典的颁布实施必将整体提升国家的法治水平,快速推进全面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进程。作为党员领导干部要遵循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指示,做学习、遵守、维护民法典的表率,不断提高运用民法典维护人民权益、化解矛盾纠纷、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的能力水平。
       公共管理与法学院党委书记张旗: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民事商事法制建设步伐不断加快,先后制定或修订了一大批民事商事法律,为编纂民法典奠定了基础、积累了经验。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顺应实践发展要求和人民群众期待,把编纂民法典摆上重要日程。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作出188体育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其中对编纂民法典作出部署。在各方面共同努力下,经过5年多工作,民法典终于颁布实施,实现了几代人的夙愿。民法典系统整合了新中国70多年来长期实践形成的民事法律规范,汲取了中华民族5000多年优秀法律文化,借鉴了人类法治文明建设有益成果,是一部体现我国社会主义性质、符合人民利益和愿望、顺应时代发展要求的民法典,是一部体现对生命健康、财产安全、交易便利、生活幸福、人格尊严等各方面权利平等保护的民法典,是一部具有鲜明中国特色、实践特色、时代特色的民法典。
      葫芦岛校区机关党委书记彭连会:
      民法典是我们国家第一部以“法典”命名的法律,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法治建设的最新成果。这部法律通过对生命健康、财产安全、交易便利、生活幸福、人格尊严等各方面权利平等保护,全面回应了人民群众的法治需求,集中表达了人民的愿望和党执政为民的根本宗旨,充分彰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自信,是一部具有鲜明中国特色、实践特色、时代特色的法律,对推进全面依法治国、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对依法维护人民权益、推动我国人权事业发展,对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都具有重大意义。作为高校教师,我们要积极主动地学习好、贯彻好、运用好、宣讲好这部法律,充分发挥民法典在保障师生权益,推动法治校园建设方面的重要作用,使其为我们的师生服务、为教学服务。
      公共管理与法学院副院长赵宏燕:
       通过观看本次“双百报告会”188体育宣传贯彻《民法典》的直播,对《民法典》这部“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有了进一步的理解。作为关乎每个公民切身利益的法律,《民法典》与人人相关,与事事相联。作为社会基本法,《民法典》是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表达,全面提升了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水平,呼应了我国国情的现实需要。通过1260条健全完备的民事法律规范体系,实现了以法治方式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更好地发挥法治固根本、稳预期、利长远的保障作用,更好地体现了人民的要求、人民的利益、人民的意志。非常丰富地展示了与人民相关的点点滴滴,是一部具有中国特色、实践特色、时代特色的民法典。
       环境学院党委副书记刘洋
      无论是在生活中遇到的高空抛物,还是在消费中遇到的“套路贷”“校园贷”“高利贷”,亦或是在出行中遇到的霸座、老人倒地不敢扶等等,民法典都一一给了解答,丰富地展示了与人民相关的点点滴滴。 在民法典时代,学校作为具有基础性作用的社会组织,而身为老师的我们应肩负何种责任,值得我们深入思考与探讨。师生关系是学校教育的基本关系,在某种意义上也是决定学校教育质量的重要因素。民法典将人格权独立成篇,人格尊严成为民法典的核心,重塑师生关系应以师生法律地位的平等为前提,充分考虑学生个体所处年龄段,据其民事行为能力不同,以尊重学生自主意愿为重点,对其进行引导。 民法典是具有生命力的,它能够真正用来解决和调节现实生活中群众迫切需要解决的各种矛盾和问题,回应社会关切。它就如一块千锤百炼,无比坚固的磐石,铺就了“复兴号”列车带领人民驶向更加幸福的道路。
      力学与工程学院党委副书记李和万:
       民法典是我国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的一个标志性成果;是中华法治文明史上的一座里程碑;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部以“法典”命名的法律,开辟了民事法制的新纪元。 通过张文显教授作的《一部具有鲜明中国特色时间特色时代特色的民法典》宣讲,让我们意识到民法典与每个中华人民都息息相关,而民法典要实施好,就要深入基层教育事业中,让全体公民了解民法典,养成自觉守法的意识,形成遇事找法的习惯,才能使民法典成为一部真正的“走进人民心理,走到人民身边”的法典。作为高校辅导员,要将学习和传授民法典作为学生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将学习民法典融入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中,通过理论式宣讲和体验式教学,让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能够解决实际问题,最终让学生明法、守法、用法。
       法律事务办副主任刘家昆:
       2020年对于中国而言是特殊的一年,也是收获的一年。不可预期的新冠病毒侵袭而来,对中国来说是一场考验。在党的领导和带领下,中国人民打了一场胜仗,彰显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政治优势,体现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坚守着一切为人民利益出发的初心。与此同时,2020年5月28日,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中国人民终于拥有了一部真正属于自己的民法典,《民法典》是老百姓“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也是我国法治建设和发展的重大成果,更是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的体现。今天通过参加2020年“双百”活动报告会的学习,有幸听到陈训秋、张文显两位学术前辈的深刻解读,我很受触动,体会到了法治无形的力量。作为一名高校的党员干部,一名高校教师,更要把这次深刻的学习经历作为起点,将报告内容入脑、入心、入行,把《民法典》继续研习透彻,以推进高校治理现代化为重点,用好《民法典》,做推动全校教职工知法、用法的促进者,做引导学生学好《民法典》的教育者,做捍卫学校权益的守护者,做推进学校治理现代化的建设者,做落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制度的践行者。
        葫芦岛校区综合办公室副主任王川:

  民法典实施,有利于推进全面依法治国、有利于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有利于保障人民权益,是一部体现对生命健康、财产安全、交易便利、生活幸福、人格尊严等各方面权利平等保护的法典。立足本职岗位,我认为要做好以下工作。第一,树立底线思维,筑牢风险防控长城。要时刻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要规范自身行为,要严守履职尽责的范围和界限。第二,加强制度优化等相关工作。要配合民法典的实施,要做好学校各项决策落实工作,要在实践中学习、探索,加强同民法典相关联、相配套的管理制度的建设。第三,要带头宣传、推进、保障民法典实施。要确保民法典得到全面有效执行,要做学习、遵守、维护民法典的表率,提高运用民法典维护师生权益、化解矛盾纠纷的能力和水平。
        公安处副处长蒋思:

  法者,天下之程式也,万世之仪表也。民法典是具有鲜明中国特色、实践特色、时代特色的民法理论体系和话语体系,是关系到我们每个人一生的法律百科书。主动学习好、执行好民法典是我们每位公民的义务和准则,深入认识好、宣传好民法典是我们每位党员干部的责任和担当,严格落实好、贯彻好民法典是我们高校安保干部的基本任务和根本原则,要始终坚持在党的领导下,全面落实民法典精神,全面推进依法治校,全面提升校园治安水平,保障师生合法权益,提升广大师生安全感、幸福感。

   信息化与网络管理中心副主任王丹琳:

   民法典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中具有重要地位,是一部固根本、稳预期、利长远的基础性法律,对推进全面依法治国,加快社会主义法制建设,对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巩固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对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依法维护人民权益,推动我国人权事业发展,对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都具有重大意义。
民法典是民生至上的集中体现,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人民群众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人民群众正当的合法权益,涉及精神层面、道德层面、知识层面、物质层面、社会层面等方面都需要编撰一部法典来规范,顺应历史发展时代要求和人民期盼,民法典应运而生。

   机械工程学院专职组织员王晓影:

   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表决通过并将于2021年1月1日起施行的这部《民法典》被称为"社会生活百科全书",是民事权利的宣言书和保障书。“法与时转则治,治与世宜则有功”,新颁布的《民法典》系统整合了新中国成立70多年来长期实践形成的民事法律规范,有了这部保障人民权益的法典,人们必将更好地知法、学法、懂法、守法,这对更好地推进全面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更好地满足广大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日益增长的需求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建筑与交通学院建筑学系教工党支部书记杜娟:
    “天下之事,不难于立法,而难于法之必行”。民法典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中具有极为重要的地位,是顺应时代要求、符合人民利益愿望的“社会生活百科全书”。作为一名高校教师党员,我们必须发自内心拥护法典、发自内心信仰法典。要时常学习、认真学习,真正把法治精神内化于心,同时,要时常向学生进行传播,带领学生一起增强法治观念、明确责任与义务,把法典的规章记在心上、落实在行动上。这是我们每位党员教师应尽的责任和义务。只有人人知“法”,人人懂“法”,人人守“法”,才能将法典上的“法术”发扬光大,才能更好地推进全面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才能更好地保障每位公民的权益。从自身做起,用心传播,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认真履行。

   党政办公室机要科科长董慧:

   民法典是人类法律制度文明史上的伟大创造,是党领导立法、科学立法、民主立法、依法立法的范例。民法典和我们普通人的生活密切相关。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最近热点的问题,都做出了明确回应,比如高空抛物、校园贷、人类基因医学科研活动规范问题,真正体现了民有所呼,法有所应,民之所安、法之所系。从生活小事到人生大事,法律都永远保护和捍卫公民的合法权利,民法典的颁布,让人很有安全感。今后,自己还要继续学习民法典,不断提升自身法律素养,形成自觉守法的意识,形成遇事找法的习惯,做学习遵守维护民法典的表率。
          校团委组宣部部长王国新:
        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学习时强调,民法典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中具有重要地位,是一部固根本、稳预期、利长远的基础性法律。通过学习,我认为民法典编纂和审议始终坚持人民立场、彰显制度优势、坚持实践导向,体现了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是科学立法、民主立法、依法立法的生动实践。信息爆炸的时代,大数据、互联网成了双刃剑,个人隐私受到前所未有的威胁,信息泄露引发的电信诈骗等现象层出不穷。作为高校教师,有必要通过有效形式向青年宣传民法典,使其知法守法,运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同时应采取有效措施保护学生个人信息,在评奖评优、信息公示等环节加大保密力度,切实维护学生的人格权。

   马克思主义学院思修教研室党支部书记林红梅:
   “法与时转则治。”民法典的颁布实施,实现了中国几代人的夙愿。它系统整合了新中国成立七十多年来长期实践形成的民事法律规范,汲取了中华民族五千多年的优秀法律文化,借鉴了人类法治文明建设有益成果,是一部体现我国社会主义性质、符合人民利益和愿望、顺应时代发展要求的民法典。作为思政课教师,我们将会在授课中讲清它对生命健康、财产安全、交易便利、生活幸福、人格尊严等各方面权利的平等保护,宣传它鲜明的中国特色、实践特色、时代特色,以及它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中具有的重要地位,并积极进行我国民事法律制度理论方面的深入研究。
        公共管理与法学院教师马浩:
       遥想我国建国之初,对于私产保护的规定甚少,《婚姻法》、《继承法》所规定的婚姻家事行为成为私主体民事活动的最大边界。随着《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的颁布,私主体的民事行为有了大幅度的拓宽,随之我国相继颁布了《合同法》、《物权法》、《侵权责任法》等,这些单行法的颁布将民法体系的两则财产权、两则人身权予以囊括,加之《民法总则》的颁布,我国的民事权利体系终于四角齐全。有媒体评价,《民法典》的颁布,“大到土地制度,小到邻里纠纷,几乎所有民事活动都能在民法典中找到依据。”作为新中国首个以法典命名的法律,它的颁布是具有里程碑意义的,相信未来,我国私主体的民事行为定会在这本法典的强力保护下真正实现“法无禁止即可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