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表彰长期从事基础课教学,注重教学改革与实践,教学经验丰富,教学水平高,教学效果好的教师,根据《教育部、财政部188体育实施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意见》、《188体育组织开展第四届高等学校教学名师奖评选表彰工作的通知》和《188体育开展第三届校级教学名师奖推荐评选工作的通知》精神,学校认真组织开展了第三届校级教学名师奖的评选工作。经基层单位推荐、专家评审,学校评选王皓等10名教师为188体育第三届教学名师。
校级教学名师:理学院王皓教授
王皓,博士,教授。主要从事物理教学和科研工作,研究方向为电磁理论与工程应用。多年来工作在教学一线,带领本系教师深入开展《大学物理》课程教学内容和方法的改革,作为子项主持人由国内10多所高校联合完成的“物理力学课群立体化教学和双语教学研究与实践”于2005年获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辽宁省一等奖。为更好地将传统教学与现代科学技术结合在一起,提高教学质量,设计出了“多功能无线电遥控教鞭”并获专利4项,现已加工生产并推广使用。参与多项国家基金项目的科学技术研究“软岩巷道支护压力与变形的动态仿真及监测预报的研究”,于2003年获辽宁省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主持完成的“供水泵站检测控制系统”于2007年获阜新市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主持“橡塑材料与软岩材料固流转化理论及相似模拟的研究”的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项目;主持“应用物理学”新专业申报和建设工作;主持《大学物理》课程校精品课建设、省级精品课程的申报和建设工作;主持《大学物理实验》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的申报和建设工作。公开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编写教材7部。曾获校“中老年教师优秀教学效果奖”、“优秀教师”、“先进工作者”等荣誉。
校级教学名师:测绘与地理科学学院副院长夏春林教授(左)
夏春林,教授,硕士学位,在读博士,硕士生导师,地图制图学与地理信息工程博士点学科学术带头人,辽宁工程技术大学测绘学院副院长。现任中国测绘学会地图学与GIS委员会委员,辽宁省城市规划协会勘察测量分会理事。1985年本科毕业,1997年硕士毕业。2001年调入测绘学院任教,历任测量工程系研究生教学秘书、教研室主任、系副主任等职,2003年起任副院长,分管教学与实验室工作。多年来主要从事测绘工程、地理信息系统与遥感应用方面的教学与研究工作,主持和参加“理论与实践教学规范化管理模式研究与实践”等教育研究项目7项,“大雁矿区矿井地理信息系统研究”、“土地资源信息系统的研究与设计(省自然科学基金)”、“辽宁省洪水灾害监测与评估信息系统预研究(省自然科学基金)”、“基于3S技术的土地利用动态监测与更新系统的研究(省教育厅)”等科研项目8项,获省部级科技进步三等奖二项,市级科技进步奖一项,发表教研论文10余篇,科技论文30篇,其中SCI检索1篇,EI检索3篇,指导硕士11人,毕业6人。该同志教学作风严谨,师德高尚,教书育人,积极进行教学方法改革,研究新的教学方法,教学效果在多次学生评教及教学检查中获得好评,所主讲的《地理信息系统原理》课程被评为辽宁省精品课程,多次获得“优秀共产党员”、“师德标兵”等荣誉称号。
校级教学名师:电气与控制工程学院副院长高迎慧教授
高迎慧,硕士生导师,现任电控学院副院长,主管本科教学工作。1982年留校任教,26年来一直兢兢业业坚守在本科教学第一线承担繁重的电学科专业基础课教学任务。她先后主持《电子技术》、《模拟电子技术》校级精品课的建设,同时负责省级精品课《传感器技术》的建设。主编《数字电子技术》《电工电子实训教程》教材二部。先后主持“理工科高校技术基础课考核方式改革”;“非电专业电工电子课程教学规范研究”;《电气工程与自动化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与课程设置体系的研究》。分别为校、教育部、省教育厅教改课题。教学管理精益求精。电工电子实验中心06年被评为省级实验示范中心;电控学院学生在各类全国大赛中成绩显著。她积极投身科学研究工作。主持完成省教育厅课题一项,参与四项,主持及参与纵、横向课题07年获辽宁省科技进步三等奖一项;05、06两年分获煤炭科学技术进步二、三等奖各一项;03、05两年分获阜新市科学技术进步一、二等奖各一项;先后在《中国教育与发展》等期刊发表教学论文7篇,在《传感器与微系统》等重要期刊发表科研论文10余篇。曾获省文体卫系统“职业道德标兵”、省电子设计大赛优秀组织工作者、阜新市十杰女工、校“优秀教师”、“三育人先进个人”、“教学标兵”等荣誉。
校级教学名师:力学与工程学院孙可明教授
孙可明,1968年出生,博士后,博士生导师,辽宁省普通高等学校工程力学专业带头人,辽宁省新世纪百千万人才计划千人层次人选,全国力学教学优秀教师,辽宁省高等学校优秀青年骨干教师,兼任辽宁省力学学会理事,入选学校“135”人才。1992年阜新矿业学院采矿工程专业本科毕业,1998年获工程力学专业硕士学位,2004年获工程力学专业博士学位,2005年进入太原理工大学采矿工艺研究所博士后流动站。2006年被破格评为教授,2007年担任博士生导师,一直从事工程力学方面的教学与科研工作。孙可明为人师表,工作兢兢业业,治学严谨,关心爱护学生,对学生严格要求,是一位深受学生喜爱的教师。主讲的《材料力学》被评为校级优质课和精品课,曾获校优秀教师、校教学水平评估先进个人等荣誉称号。主持完成了省部级科研项目4项,企业横向项目5项,校基金2项,精品课1项,教学改革项目1项,主编出版专著《低渗透煤层气开采理论及应用》1部和十五规划教材《流体力学》1部,在国家级等学术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多篇被EI收录。主要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国家和省部级项目10余项和厂矿企业横向课题20余项。主持完成的省教育厅项目获阜新市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作为项目主要完成人获得省部级科技进步二等奖3项,三等奖1项,市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实用新型专利4项,论文获辽宁省国土资源自然科学优秀学术成果一等奖和二等奖2项和辽宁省自然科学学术成果三等奖1项,校优秀博士论文1项和其它论文奖3项。目前在地下资源开采领域已形成多物理场耦合理论及应用、矿山灾害力学稳定的研究方向。
校级教学名师:理学院副院长李伟教授(左二)
李伟,1961年1月生,中共党员,教授,硕士生导师,全国理科高等数学研究会理事。校应用数学学科学术带头人。90年获煤炭部优秀教师称号;92—94年连续三次获校青年教师优秀教学效果奖;2004年省级精品课《高等数学》的主要建设者。主编《新编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在188体育第九次教学工作会议上获得优秀教材一等奖。25年一直坚持在教学第一线,为本科生讲授高等数学、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复变函数、场论、积分变换、空间解析几何、数学建模等课程。努力探求“有效教学”教学方法,以真正提高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目标。根据“教学准备充分、清晰授课”两个策略,通过“问题的提出、与学生的有效互动、概念的深刻剖析与题型的多种变化”三个教学环节,在教师一段时间的教学之后,使学生获得具体的进步和发展。效果显著。科研方面,主要从事数值计算、微分方程解的稳定性研究,共发表学术论文14篇,其中发表在中国物理学报上的论文《Using symbolic computation to Construct travelling wave solutions to nonlinear partial differerntiao equtions》被SCI检索。近三年主持和参加省、校教学改革项目6项,主持和参加横向课题共6项,科研经费20余万元。
校级教学名师:机械工程学院王春华教授
王春华,1963年出.生,博士,机械工程学院工学系副主任、机械设计基础教研室主任,从1985年开始一直工作在教学、科研一线。机械工程学院博士点学科学术带头人。2004年初,作为访问学者访问德国克劳斯达尔工业大学三个月。现任辽宁省机械设计学会摩擦学会理事。研究方向为现代机械设计理论与方法;机械系统动态特性与控制。主要开展工矿装备运行理论与设计的研究。主持并完成了辽宁省教育厅项目《截齿截割的动态模拟研究》等多项科研项目,对截齿截割有较系统的研究。目前正对轻型液压支架、振动筛的力学特性进行分析并进行结构优化设计。先后在《煤炭学报》、《岩土力学》、《中国安全工程学报》、《矿山机械》等杂志发表专业学术论文二十余篇, 多篇被EI检索。主持并完成多项校、省教改项目,负责的《机械设计工程学》课程获2006年辽宁省高校精品课程。主编了《机械设计基础》、《机械设计课程设计》等教材并获校优秀教材奖。获校第一、第七届教学效果十佳称号。
校级教学名师: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任瑞晨教授(中)
任瑞晨,资环学院矿物加工工程系主任,博士生导师,中国煤炭工业专家委员会委员,国家“十一?五计划” “653人才工程”-“煤炭物理加工”培训方向首席专家,辽宁省煤炭工业专家。他铭记高校教师的崇高职责,奉行“传道、授业、解惑,为师天职。”信条,无私奉献,严于律己,宽以待人,言传身教,团结同志。克服新办专业和熟悉教学工作等种种困难,一心扑在学科发展和专业建设的各方面工作上,努力完成组织上交予的各项工作任务,与全体师生一道,出色地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在学科建设、教学管理、师子队伍建设、科研、教书育人等等方面取得了较大的成绩。他先后承担了五门本科生课程的教学工作和研究生的四门课程。教学中十分注重理论和实践的结合,较好地完成了授课任务,深受学生的赞扬。在科研工作上,克服种种困难,先后进科研费62.8万元,完成或在研纵向课题1项、横向课题7项。完成省级鉴定项目2项,获市级科技进步一等奖3项,二等奖2项。每年均超额完成科研任务。他以极大的工作热情,积极支持地方经济发展,先后发表有关论文“阜新市经济转型与可持续发展接续产业研究”和为阜新市政府撰写“阜新市非金属矿产资源及二次资源开发利用规划(纲要)”等,受到市政府有关部门的充分肯定。
校级教学名师:安全科学与工程学院周西华教授(右)
周西华,博士,1968年出生,1992年毕业于阜新矿业学院,现任安全科学与工程学院矿山安全工程系主任。中国煤炭工业劳保学会瓦斯防治专业委员会委员,高等学校安全工程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2004年9月~12月到德国克劳斯塔尔工业大学(TU CLAUSTHAL)做高级访问学者。辽宁省优秀青年骨干教师、辽宁省百千万人才工程千人层次人选,校“135”人才工程人选。参加工作以来,一直工作在安全工程教学科研第一线。为本科、研究生讲授多门专业主干课,教学效果良好,多次受到学生网评和学校的表扬。参加建设的《流体网络理论》被评为2005年度校级精品课程。2007年被学校评为“辽工大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先进个人”、“第二届师德师风标兵”和“优秀共产党员”。积极制定安全工程专业应用创新型人才培养体系,组织申报“辽宁省重点学科”、“辽宁省煤矿安全工程重点实验室”、“日元贷款实验室建设”、“国家发改委煤矿安全支撑体系矿山通风基础研究实验室”、“国家重点培育学科”和“辽宁省第三批示范性专业”,均获批准。重视教书育人,注重对学生的人格教育和培养。参加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项、主持国家“十五”科技攻关课题专题或子项目3项、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项目2项、主持辽宁省教育厅项目1项、参加国家教委博士点学科研究基金1项、辽宁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项,主持或参加各企业横向课题的科研项目共40余项。获省部级科技进步奖5项,其中一等奖1项、二等奖3项、三等奖1项,市级科技一等奖5项。2003年6月被评为“辽宁工程技术大学第一届青年科技学术精英”。在《煤炭学报》等刊物发表学术论文40余篇,参编《通风工程学》、《安全系统工程》教材2部。2003年3月被评为“校2002年度学术论文创优活动先进个人”;指导硕士研究生18名。
校级教学名师:技术与经济学院李桂芝副教授
李桂芝,中共党员,辽宁省阜新市人,副教授,高级会计师。1988年东北财经大学工业经济管理专业本科毕业,2001年取得东北财经大学工商管理硕士学位,现为技术与经济学院管理系主任。她时刻牢记教师的神圣使命,严格履行教师的岗位职责,认真上好每一堂课,真正做到了兢兢业业,诲人不倦。她先后给本科、高职讲授了《财务管理》、《统计学》、《财务会计》等10多门课程,在教学工作中精益求精,多次被评为学院优质课教师。由她作为负责人的《财务管理》课程于2005年被评为校级精品课。她非常注重科研能力的提高。先后在国家级、省级以上刊物上发表学术与教改论文40余篇。主编理论与实验教材7部,专业著作4部。主持研究过省社科基金课题、教育厅重点人文社科课题、省会计学会重点科研课题、省“十一五”教育科学规划立项课题、校教改基金立项课题和横向课题,作为重要参与人先后参加了10余项科研课题的研究工作,科研成果先后获得8项省、市级科研奖励。作为主讲教师为各地进行会计人员积极开展继续教育培训,足迹遍布全省乃至东北三省。她主讲的《财务管理》课程,由于教学内容准确、教学方法独特,受到各地培训人员的高度评价。她利用课题研究调研机会积极深入基层企事业单位,做理论联系实际的践行者。 由于在课堂教学、学术研究及社会服务等方面的突出贡献,2003年在阜新市海州区人大代表教育奖励基金会评选名校、名师活动中被评为“名师”。
校级教学名师:职业技术学院薛华副教授
薛华,职业技术学院机械工程系副主任,汽车专业学术带头人。从1990年至今一直从事汽车专业的教学、科研及专业建设等工作。先后讲授了汽车构造、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汽车检测与故障诊断技术、发动机原理与汽车理论等主要专业课。多年来,一直坚持把教学工作放在首位,求真务实,严格要求自己,做到既教书又育人,深受学生的欢迎,被学生誉为“良师益友”。克服困难,搞好专业建设。作为汽车专业的专业带头人,经历了这个专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的建设全过程,克服了各种困难,把学院的汽车专业,建设成为现在的在阜新一流、在全省较有影响的一个学科。几年来,带领大家精挑细选,先后购置和自己制作了一批实验实习设备,完善了汽车发动机实训室、汽车底盘实训室、汽车电气实训室的建设。聘请阜新市汽车维修行业的专家,成立了汽车专业教学改革指导委员会。通过积极努力,与阜新市格兰特汽车修配有限公司等单位签订了职业技术教育实训协议,为学生的实习实训提供了良好地教学场地和实训条件,大大地提高了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刻苦钻研业务,积极带头改进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带领、组织汽车专业的教师,制作主干课程的教学课件。由他本人制作的《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教学课件,获得辽宁省第八届教学软件大赛评比三等奖。并先后撰写论文14篇,其中合著4篇,主编教材三部,校内讲义一部,主持和参加了科研项目11项,均获得好评。